快速一键发布
手机号码*
验证码*
联系方式只用于平台与您联系,牛选时刻保障您的隐私安全
需求描述*
确认发布
取消

淘宝首个出售黏菌菌核的卖家 也是87万粉丝的科普博主

电商在线  王梅敏慧阅读:601赞:472020-08-13

日本科学家做了一个实验,用燕麦片替代各个城市,在培养皿里让黏菌绘制线路图,这些“无脑生物”居然走出了最佳路径。

  日本科学家做了一个实验,用燕麦片替代各个城市,在培养皿里让黏菌绘制线路图,这些“无脑生物”居然走出了最佳路径。


  黏菌并不罕见,枯枝落叶、腐木上常能找到。它不是植物,不是动物,也不是真菌,而是一类独特的单细胞生物。各种动漫、游戏里的黏糊状角色――史莱姆,就和黏菌非常相似。


  据说,黏菌仅用26个小时绘制出的东京铁路系统,可以和人类百年来反复试错修建出来的铁路网相媲美。


  这个誉为“世界上最小的道路规划师”的黏菌是绝佳的生物实验材料,但把黏菌当作宠物来养,还是第一次听说。


  在淘宝,有一位“黏菌艺术家”,爱给黏菌拍“艺术照”,喜欢找大自然“最隐秘的角落”。


  这位黏菌科普博主周晴烽吸引了近百万的粉丝,发布的科普视频播放量超百万,受到了好多粉丝的青睐,他们都纷纷“入坑”成了黏菌爱好者。店里唯一的单品――绒泡菌 ,月销高达到两三百件。



  一株黏菌的十分钟


  2013年,从中南大学药学专业毕业的周晴烽,去了中科院上海分院工作。


  说是研究助理,但在周晴烽眼里,自己更像个“打杂”的。


  除了负责一些基础的实验,就是申请基金、购买仪器之类的琐事杂事。工作简单,不用加班,请假自由,轻松无压,周晴烽留给自己“折腾”的时间很多。“每天的工作上午就做完了。那时候院子里有十多只野猫,它们还经常生娃,空闲的时候,我挨个摸一遍。”


  下班后,周晴烽回到园区。园区有两条河流流经,河流交叉的一角有一个大花园,离她的宿舍很近。每天吃过晚饭,她“雷打不动”地拿着手电筒、带上相机,到园子里找各种各样的东西,花、鸟、虫、草都是她观察拍摄的对象,经常到了晚上十点多还不尽兴。


  五月刚下过雨的一个傍晚,空气中还弥漫着雾气。周晴烽在拍昆虫的时候,跟着它们的足迹到了花园的一个小角落,堆着木材、枯枝和落叶。手电筒的光亮处,居然照到了好多小蘑菇。


  她在落叶堆里翻到了一片长满黏菌的落叶,心想黏菌的子实体肯定就在附近。


  果然,她发现了一根黑色的细细的长柄上拖着一个圆圆的白球。长柄有头发丝那么细,白球像一颗小珍珠,晶莹剔透。


  她看得入迷,蹲在原地拍了十多分钟,仿佛时间都暂停了,只听得见河边的狗叫声。白球先是变成了棕色。又隔了一会儿,白球变成了纯黑色,体积也缩小了一点点。她站起来,腿一阵发麻,才发现又过去了十来分钟。周晴烽把那株黏菌带回了家。


  带回家后,黏菌变得完全干燥了。从照片上看,蓝蓝的底色上,有着像小钻石一样的小颗粒,“真的太美了!”周晴烽查了之后才知道,叫闪光亮皮菌。


  与黏菌的这个偶遇,周晴烽被深深地震撼了。这撬开了她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周晴烽像个孩子一样,走进了“奇妙仙境”。



  烧钱的爱好


  周晴烽喜欢爬山。


  和爬山爱好者不同,她不是为了锻炼身体,而是想要发现大自然隐秘的角落。“有时候我根本没时间爬,山脚气温高土壤湿润,物种丰富,我在山脚下找,一天就过去了。”


  只要有时间,她就出门爬山,上海郊区能走的地方都走过了,附近浙江、安徽的山也爬遍了。


  小时候爱看武侠小说的她,最崇拜的不是武林高手,却是神隐在山野里的神医。打小就迷上中医中药的她,特别喜欢观察植物。但看多了,周围能看到的植物就那么几样,对照着照片认识一下,很容易就看完了。


  直到发现了黏菌。微小的、肉眼不容易看的东西充满着未知。“通过工具,我能看到普通人发现不了的。”她喜欢的东西越来越小,很多必须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就算是采集到一杯土,她也能看上很久,找出很多的生物。


  黏菌爱好者,自带烧钱属性。粗略算下来,周晴烽已经在这上面花了二十多万。


  入门的卡片机早已满足不了她的需求。为了拍出满意的成片,相机、镜头都要不断地更新换代。微距、超微距、广角镜头,各种焦段,统统得有。


  在中科院工作的第一年,她一个月工资不到四千,第二年还没涨到五千。“工资涨的太慢了,就跑去药企上班了。”


  虽然工作忙了,但她意外地收获了一项技能。本职做药物研发的她,有一项工作是培养微生物,以此来检测药物中微生物的限度。借着工作的机会,她学会了培养微生物的基本操作,并试着养一些在野外采集到的菌物,效果出乎意料。


  一开始在公司的实验室养着玩,后来越养越多。为此,她特意租了一套郊区农家院,独门独栋,一年一万多租金,离公司单程一个半小时。她在那里弄了一个“模拟实验室”,专门培养采集回来的各种菌类。培养箱、光照箱、超净台、加热器、显微镜等等实验室的基础设备,一一配全。


  每个周末,除了外出采集,她把所有的时间都泡在这个 “家庭版实验室”里,经常一拍就是一个通宵。她可以为了拍一个黏菌视频,大晚上来回100多公里去拿菌种,“为了提神还喝可乐,成本巨大”。


  原本,家人们都不支持她的爱好,觉得“不务正业”。但看到周晴烽的名字和作品出现在自然科学杂志后,他们才感到欣慰起来。



  87万粉丝的科普博主


  最初拍下好看的黏菌照片,她只是“在朋友圈?瑟一下”。


  她有一个“自然爱好者”的圈子。大家经常组织一起去爬山、去野外找新奇的动植物。圈子里的交流很纯粹。比如发现一种新植物、拍到一张好照片,都会让他们高兴好几天。


  “他们拍到好看的东西我非常羡慕,我也会把自己拍的发给大家看,让他们也羡慕一下。”


  2011年,她又在微博上开了账号“曳尾菌”。


  不同黏菌生长的延时视频,野外采集菌种的游记,最新的培养实验,都会出现在“曳尾菌”的视频中。至今,她已经拥有了87万粉丝。


  因为微博上发的视频不能分享到朋友圈,她又加了一重“b站科普UP主”的身份。今年疫情期间,“曳尾菌”特别高产,每周都会在B站更新视频,眼看着粉丝数蹭蹭上涨,短短一个月,就从一万涨到了十万。


  和动植物相比,人们对菌物的探索,更像是一块处女地。到目前为止,松茸这样的菌类还都只能通过最原始的采摘完成,更别说是相对冷门的黏菌。“黏菌变化的过程几乎没人拍过,每一个视频都是很重要的记录,没有人做过,才有做的意义嘛,是吧?”


  2017年11月,她在微博发了一段多头绒泡菌的延时视频,播放量超过了100万次。


  “这种绒泡菌特别不一样,其他的绒泡菌喜欢吃原生环境下真菌孢子、细菌,但它正好相反,特别好养,喂平菇之后会吃得干干净净。”


  国内已知的绒泡菌属的物种有90多种。这些年她采集过的绒泡菌属的次数至少超过了100次,只有多头绒泡菌是个特例,“它简直是扑向食物的”。


  很多人给她私信留言,“黏菌太可爱了,能不能出售一些黏菌”、“想在宿舍养一些”。


  但黏菌怕热怕冷怕干燥,特别“难伺候”,这个问题不解决,根本无法运输。


  一次,她在查文献的时候发现黏菌在恶劣的条件下会形成菌核,也就是休眠状态,等环境变得温暖湿润了又会复活。资料中写的菌核制作条件是饥饿、干燥、黑暗,只有短短几个字。她凭借以往的经验摸索,反复实验后,终于做出了质量比较稳定的菌核。


  淘宝首个出售黏菌菌核的卖家


  这几年,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黏菌,在社交平台上私信周晴烽,或交流请教,或询问购买途径。粉丝们觉得在淘宝店买东西更安心,喊着让她开一个。


  前年12月 4日,“小之微”淘宝店铺正式开张,是淘宝第一位出售黏菌的卖家。整个店铺只有一款商品,就是刚丝绒泡菌 。这是一种黄绿色的黏菌,在 2018年秋天,周晴烽从工作室附近的浏岛将其采集回来。店铺营业以来,一个月的时间,刚丝绒泡菌就卖出了 70单,饲养成活率接近 100%。


  实验室培养黏菌是为了了解黏菌的生活史,记录黏菌各个阶段的样子。和黏菌爱好者们养宠物的培养方式完全不同的。


  她将测试药物稳定性的方法用来测试黏菌菌核,看不同条件下分别能存活多长时间,得出数据来指导买家如何保存菌核以及解决极端天气下的运输问题,试验整整持续了一年。她一边玩一边优化培养方法,写了一份最利于玩家使用的说明书。收到货只要看过说明书的买家,基本上一看即会。


  周晴烽亲身饲养过后发现,黏菌是一种又好养、又省地、又安全、又科幻的宠物。一个封闭式容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一些燕麦或者平菇,就可以收获蓬勃生长的黏菌。


  本以为是无人问津自娱自乐的冷门产品,却在黏菌爱好者的相互推荐下,销量越来越可观,有时候一个月能成交三百多单。并且,陆续接到了综艺节目组、电视剧组的合作邀约。


  小众的爱好居然会受到这么大的追捧,“我从来没有想过这还能赚钱,直到有越来越多人找我买的时候,我才相信。”


  如今,周晴烽辞去了药企的工作,一个人在腐木之中探索微观世界里的一方天地,定格大千世界中生灵奇妙的美。

标签:

作者:王梅敏慧

来源:电商在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 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侵权投诉反馈邮箱:service#hotniu.cn(#改成@)

  • 今日头条
  • 本周头条
  • 本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