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一键发布
手机号码*
验证码*
联系方式只用于平台与您联系,牛选时刻保障您的隐私安全
需求描述*
确认发布
取消

中美Costco对比报告:Costco在中国胜算几何

联商网   微信公众号:零售思享+ 宁浮洁 丁浙川 周洁阅读:1649赞:382019-09-12

规模优势是Costco在美国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而中国Costco尚不具备,且中国零售业流通环节较多,或较难获得品牌商的直接支持。此外,发达的电商行业亦将是Costco在中国所需面临的挑战。

核心摘要

美国仓储超市Costco于8月27日在上海开出第一家中国大陆门店。

为分析其未来发展趋势,我们从人口密度、家庭结构、饮食习惯等角度分析中美主要零售业态和商品结构的差异,对比中美两国零售业流通体系与竞争格局,并结合上海Costco门店的实地调研情况和Costco在亚洲其他地区的发展情况,对Costco在中国内地市场的发展作出展望。

报告摘要

中美人口分布与饮食习惯的区别导致两国主流零售业态不同。美国地广人稀,家庭人口相对较多,适合大批量采购;中国人口密集,家庭人口较少,单次采购量少;美国冷食消费占比较高,而中国人生鲜需求量大,购买频次高。因此美国大卖场和仓储超市业态市占率较高,而中国离消费者更近的小型零售业态较为发达。

中美零售行业流通体系与竞争格局存在较大差异。规模优势是Costco在美国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而中国Costco尚不具备,且中国零售业流通环节较多,或较难获得品牌商的直接支持。此外,发达的电商行业亦将是Costco在中国所需面临的挑战。

Costco中国店调研:基本沿袭美国风格,标品价格优势明显。从我们草根调研的情况看,Costco上海店基本延续了美式的陈列布局与经营理念,开业期间多数商品价格亦有较明显优势。但考虑到开业促销因素,未来价格优势能否长期保持仍需观察。

Costco在亚洲其他地区的发展历程与成功经验。Costco在台湾和日本发展之初都曾遇冷,但Costco始终坚持大批量、厂家直供、会员制的经营模式,同时对商品积极进行本地化调整,最终在日韩台均取得了亮眼的业绩。借鉴Costco在亚洲的发展历程与成功经验,我们认为Costco亦有能力在中国内地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报告正文:

注:文/宁浮洁 丁浙川 周洁,公众号:零售思享+(ID:),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网立场。

标签:

作者: 微信公众号:零售思享+ 宁浮洁 丁浙川 周洁

来源: 联商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之观点,电商头条网发表或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电商头条网证实;电商头条网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电商头条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电商头条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电商头条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电商头条网客服邮箱;service#hotniu.cn(请将#改成@),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侵权投诉反馈邮箱:service#hotniu.cn(#改成@)

  • 今日头条
  • 本周头条
  • 本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