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一键发布
手机号码*
验证码*
联系方式只用于平台与您联系,牛选时刻保障您的隐私安全
需求描述*
确认发布
取消

探访印度终端消费市场 手机59%来自中国品牌

微信公众号:IDC咨询   IDC中国阅读:503赞:1002019-08-14

根据IDC统计,2017-2018年,印度市场智能手机出货量持续保持10%以上的同比增长幅度,在未来五年的复合增长率为7.5%。截至2018年,印度智能手机市场保有量约3.7亿台。

印度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全球第三大经济体,未来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其未来市场前景不言而喻。尤其是过去5年印度的GDP持续保持在7%以上的增长,无疑吸引了大批中国厂商出海印度。顺应趋势,近日IDC部分资深分析师实地考察印度与中国市场的不同之处,从而更好地理解中国品牌如何在印度取得进一步的成功。

IDC中国助理副总裁王吉平先生通过走访印度终端消费市场和大量厂商后,总结出如下市场特点:

智能手机正迅速渗透至印度消费者

根据IDC统计,2017-2018年,印度市场智能手机出货量持续保持10%以上的同比增长幅度,在未来五年的复合增长率为7.5%。截至2018年,印度智能手机市场保有量约3.7亿台,同时,网民数量达5亿,单台活跃智能手机月均数据流量为6.8GB。

中国品牌正强势占据印度市场,三星势头不减

根据《2018年IDC季度手机市场跟踪报告》,印度智能手机市场中的59%来自中国品牌。无论是在新德里,还是班加罗尔大街上,都可以很容易的看到中国手机品牌的广告或者专卖店。其中小米份额28.3%,占据印度智能手机第一的位置。IDC认为,之所以中国品牌在印度取得成功,一方面印度的智能手机购买力、主流价位段布局,比较适合中国品牌的发展;另一方面,印度市场渠道模式也与中国有相似之处,相比其他区域易于借鉴国内操盘及运营经验。

而对比在中国市场目前的尴尬处境, 三星在印度市场也具有非常的竞争力,2018年整体市场份额排名第二,目前三星迎合印度主流消费市场的M,J,A系列产品均在印度取得很好的反响,而2019年三星将在印度建成其全球最大的手机工厂,无疑将进一步提升其在印度本土的竞争力。

印度正准备经历一次“消费升级”

对比中国几年前的一波消费升级来看, 印度的消费升级似乎正要到来。尽管印度智能手机市场平均单价仅为161美元(2019年第一季度,不含税基准,下同)只有中国智能手机平均单价的一半左右, 但近期100-300美元价位市场份额也在持续增长。便宜的流量资费,移动网络用户数的高速增长,带动印度消费者也开始通过手机完成“移动支付”、“网购”等一系列新兴的移动互联网应用。整体来看,印度的“消费升级”潜力巨大。

中印两国电商平台占比皆保持高速增长

与中国内地市场电商平台在终端销售占比高速增长相同,得益于近年来Amazon、Flipkart,包括小米等厂商的大力推动,印度智能手机电商占比甚至超过中国,达到36%。更高的性价比是在印度赢得消费者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国内刚刚被消费者知晓的realme,2018年印度电商智能手机出货量已经排名第二, 且2019年第一季持续保持增长趋势。传统零售渠道,与国内相比同样占据相对较高的比重,其模式也和国内类似, 通过省级分销商覆盖各个城市店面。而与中国内地市场最大不同在于由于折扣力度无法比肩传统渠道或电商渠道,以及大部分运营商仍在采用预付费模式,印度运营商渠道占比几乎为零。

印度具有独特的终端用户使用行为

1)语音助手成为当地独特的交互方式之一。由于印度部分消费者文化水平较低, 他们希望了解一些内容,或通过智能终端娱乐的时候,更倾向于去YouTube观看视频信息,而与其他国家相比,谷歌语音助手在印度的使用率更高,因其可以免去用户打字、阅读的时间。

2)4G功能机成为一种选择。在印度由于价格敏感度相对较高, 很多还没有能力购买智能手机的客户,更倾向购买平均单价在15-20美元的4G功能机JioPhone。这种手机在出厂时,手机已经预装了Twitter,Facebook,WhatsApp等常用App,并附带更便宜的数据资费套餐(约5美分/GB)以及一系列免费的新闻、音乐、视频等内容。更好的满足了印度低端用户的使用需求。

王吉平先生对此次印度之行总结道:“中印两国是世界人口大国,从整体IT投资结构看硬件投资分别为83.2%和70.1%,都是人口驱动型国家。 所以两国具有许多相似之处,尤其是在终端硬件市场。对比中国近两年的低迷发展, 印度未来终端市场依然将保持较高速度增长。 如今,印度仍将存在1.3亿部/年的功能机市场容量, 人口年龄分布也较中国国内更加年轻化。中国厂商出海计划中,印度依然是一个重要的选择地区。”

注:文/IDC中国,公众号:IDC咨询,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网立场。

标签:

作者: IDC中国

来源: 微信公众号:IDC咨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之观点,电商头条网发表或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电商头条网证实;电商头条网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电商头条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电商头条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电商头条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电商头条网客服邮箱;service#hotniu.cn(请将#改成@),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侵权投诉反馈邮箱:service#hotniu.cn(#改成@)

  • 今日头条
  • 本周头条
  • 本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