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一键发布
手机号码*
验证码*
联系方式只用于平台与您联系,牛选时刻保障您的隐私安全
需求描述*
确认发布
取消

他从马云手里抢生意 把新零售搬进了餐饮业

TOP电商   张逸阅读:505赞:02017-08-25

创立至今不到一年的食云集,已有7 个线下联合餐饮空间,在未来两年内还将铺设100家。

从马云布局无人超市,到永辉进击“超级物种”,不久前,刘强东的“未来超市”也开业了......

在各大巨头夹击之下的新零售刚诞生就已成红海,普通创业者只能观望。

但有个叫吴皓的80后另辟蹊径,从餐饮业切入新零售,让人眼前一亮。

据了解,食云集刚刚获得BAI(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和启明创投领投的千万美元A轮融资

启明创投合伙人吴静表示看好其餐饮新零售的模式;BAI副总裁赵鹏岚也表示,食云集的服务模式提升了效率、可标准化,从供给侧推动了餐饮业态发展。

餐饮新零售,连接厨房和用户

食云集成立于2016年11月,是一个联合餐饮空间项目,针对中高端白领用户,选址一般优先在写字楼和园区。

食云集单个店面大约1000平米,通过对场地的整体规划后做标准化改造,可容纳25-30个餐饮品牌入驻。

所有餐饮品牌拥有15-20平米独立生产空间,共享包括前厅,后场,独立外卖取餐区等所有空间。

同时,食云集还提供人员设备、销售对接、餐饮营业执照及食品经营许可证、支持堂食自提外卖全场景的下单系统等内容,让餐饮企业实现“拎包入住”。

据了解,食云集目前入驻的餐饮品牌以互联网品牌,也就是“网红店”为主。

消费者在食云集的完整就餐步骤是这样的:手机扫码―在线下单―网上支付―手机端随时同步订单生产状态―手机和叫号屏引导就餐―就餐(堂食或自提)。

同时,消费者也可以在美团饿了么等主流第三方外卖渠道下单选购。

在后场,食云集自主研发的SaaS系统一站式管理所有渠道的订单,然后汇总给商户,便于实时查看和管理订单。

而外卖的餐品经由系统分拣完毕后,会传送到与堂食区独立的外卖出口,如存在未及时取单情况,产品将置入食云集自主研发的智能温控自助取货柜待配送人员取货。

集合线上线下流量,打造互联网美食广场

食云集在前厅就餐区看起来和传统的美食广场特别相似,独立厨房、公共就餐。

但事实上,食云集的模式和传统的美食广场有很大的区别:

其一,美食广场设置在购物中心或百货商场,经营非常依赖商场的人流;而食云集选址一般优先在写字楼和园区,针对人群不同;

其二,从空间来看,一个1000坪美食广场最多只能容纳15个品牌,而且经常人满为患;而食云集同等的面积可以容纳30个品牌入驻,空间利用效率更高。

这是因为食云集整合了线上流量,减少了堂食面积,而美食广场只靠线下流量支撑,这是本质上的不同。

近几年频繁的购物中心(百货广场)倒闭现象,也说明了光有线下流量很难支撑,但由于基因问题,美食广场很难实现互联网转型。而对纯外卖餐饮而言,线上流量又太贵。

所以,食云集的做法是同时集合线上、线下流量,以线上流量的引入,弥补线下流量的不足。

集约化,提升上下游效应

吴皓表示:“资本在餐饮价值链的布局涵盖了食材供应链、中央工厂、冷链热链配送、餐饮商家、外卖平台、配送等,投资金额近200亿美金,但回报率不高,这是由于商家过于分散,造成所有价值链中的服务者交付成本过高,比如外卖平台配送成本高,也造成了时间上的浪费。”

而新零售的本质是效率的提升。

食云集通过集约化生产和管理,往上游食材供应链整合能获得价差。

在下游,既能降低租金,食材统一采购也能摊减一定的物流成本。

同时,独立设置外卖取货点,使得外卖在高峰期不再挤占商家产能,同时也能缩短配送的时间。

此外,食云集会提供6名运营人员,餐饮品牌无需再雇佣服务人员,由此至少可以节省1个劳动成本。

某种程度上,食云集的模式提升了“人效、坪效、品效”。

吴皓称目前食云集所有门店均实现盈利,其场地内优秀商户,15平米的独立生产空间月销已超30万元。

创立至今不到一年的食云集,已有7个线下联合餐饮空间,在未来两年内还将铺设100家。

在追求速度同时,食云集也没有放松食品安全管理的高标准。中国烹饪协会会长姜俊贤评价,食云集的阶段性成功可以说是开启了外送食品安全的新模式。

据了解,“食云集”的核心团队融合了外卖平台、餐饮、零售连锁、商业地产人才。

标签:

作者: 张逸

来源: TOP电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之观点,电商头条网发表或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电商头条网证实;电商头条网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电商头条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电商头条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电商头条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电商头条网客服邮箱;service#hotniu.cn(请将#改成@),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侵权投诉反馈邮箱:service#hotniu.cn(#改成@)

  • 今日头条
  • 本周头条
  • 本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