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一键发布
手机号码*
验证码*
联系方式只用于平台与您联系,牛选时刻保障您的隐私安全
需求描述*
确认发布
取消

小米生态链 是蜜糖也是“砒霜”

虎嗅   虎嗅-我不叫塞尔达阅读:468赞:692018-10-12

2017年底,小米宣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物联网平台,连接超过1亿台设备,2018 年,小米对外宣布生态链企业已超100家,华米、云米也相继上市。

不知不觉,小米生态链已经成长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庞大体系。

2017年底,小米宣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物联网平台,连接超过1亿台设备,2018年,小米对外宣布生态链企业已超100家,华米、云米也相继上市。

2018年 10月 11日,首批小米生态链企业之一的创米科技,于北京召开了媒体沟通会,算是这家一贯低调的企业第一次正式亮相。

成立于2014年的创米科技,是小米生态链中第一批成员之一,其推出的小米智能插座,是小米IOT生态第一款产品。另外,小米智能音箱的第二款产品“小爱同学”mini,同样是出自于创米科技。

官方介绍,创业四年来,创米整体出货量达到了2000万台,联网激活设备1500万,app日活数量300万。

不过,创米科技过去推出的产品品类并不算多,主要集中在安全领域。据介绍,其最主力的产品“小米小白智能摄像机”,单品出货量已经超过了500万。

以及,一个信号是,曾经小米生态链企业专做影像的企业小蚁,在小米电商渠道已经不再销售摄像头产品了,只剩两款微单产品。不得不说,大树荫蔽之下,竞争依然激烈。

沟通会上,创米也发布了几款新品,创米小白智能摄像机旗舰版,创米小白智能门锁机及“入户安全套餐”。前者除了具有摄像头的功能意外,还内置了小爱同学,能实现大部分智能音箱的功能;而后者则是能通过开门的动作,启动回家离家模式,联动传统家电。

发布会前,我们采访到了创米科技CEO李建新,关于为什么选择“安全”作为出发点,他解释为,他认为安会是智能家居系统的一个刚需,对于父母、养宠物的人来说,它会是被高频使用的设备;另外,李建新提出他认为智能家居系统并不存在绝对的“中心”,而是基于不同使用者的使用频率和场景来决定某款产品成为相对的中心。

关于面向的市场,李建新解释说,To B也是创米要考虑的方向,不过创米更多的是通过B 端再转向C 端,比如和楼盘合作预装等,不太会完全为B 端服务;而To G,也就是政务、安防领域,李建新坦言这不是创米要面向的市场,也不是他们擅长的。

另外,创米也继承了小米的“光荣传统”,在安全领域,创米还会在软件上做些尝试,比如在App中嵌入第三方服务,比如售卖保险等。“在安全应用中加入一个火灾险,是很自然的场景。”李建新说。

资本层面,李建新介绍目前创米处于盈利状态,并没有大规模的向外融资,而上市也在计划当中。

很多小米生态链公司在做大以后,并不甘心屈居于小米之下,开始纷纷“去小米化”。对于每家小米生态链企业来说,生态链企业这份身份,都是创业初期销量猛增的蜜糖,也是限制品牌独立,天花板上限的砒霜。拿华米举例,2017年,来自华米自有品牌的产品营收仅为3423万元,占比为17.6%。

对于这个问题,李建新表示,为小米做的产品(即产品名称为“米家”),销售渠道为小米独占,他认为这是无可指摘的,“毕竟用了人家的品牌”;而自主品牌小米则不会做过太多限制,不过目前创米自主产品也只有10%~20% 左右的占比;在股权上,小米会有股份,但是不会再决策上有过多干预。

另外,对于生态链公司来说,在小米生态链中做到了第一,不代表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单单智能摄像头这个领域,就有海康威视旗下的萤石、360等品牌的竞争。而从数据来看,百度宣布Duer OS的激活设备量超过9000万台,月活跃设备超过2400万台,这个数据也在逐渐接近小米生态链。

而从今年开始,越来越多的大厂加快了进军IOT市场的脚步:华为自己的智能家居协议HiLink,要跟既有硬件厂商合作,打造一个更开放的生态;OPPO、vivo、TCL则是选择了合作,宣布共同成立IoT开放生态联盟。

小米抢先一步圈住了大量初创企业,在智能家居领域有了不小的领先身位,也有很多企业跟着分了一杯羹。不过,在手机市场触顶的当下,IOT已经成了厂商们的第二战场。

未来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

标签:

作者: 虎嗅-我不叫塞尔达

来源: 虎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之观点,电商头条网发表或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电商头条网证实;电商头条网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电商头条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电商头条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电商头条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电商头条网客服邮箱;service#hotniu.cn(请将#改成@),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侵权投诉反馈邮箱:service#hotniu.cn(#改成@)

  • 今日头条
  • 本周头条
  • 本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