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资讯>观察>街电专利被认可 共享充电宝专利战鸣锣收兵
科技行业中,专利大战时刻上演,最广为人知的当属苹果和高通的恩怨情仇,树大招风,刚刚发布新品的苹果,又被一家芬兰公司起诉侵犯专利,行业媒体评论,“到底是碰瓷还是侵权?”
科技行业中,专利大战时刻上演,最广为人知的当属苹果和高通的恩怨情仇。树大招风,刚刚发布新品的苹果,又被一家芬兰公司起诉侵犯专利。行业媒体评论,“到底是碰瓷还是侵权?”
事实上,很多科技硬件或应用提供服务趋于同质化,但并不意味着就存在侵权行为。
国内的共享充电宝领域,来电就曾起诉多家竞争对手侵犯专利的,但“战果”寥寥,很难对市场份额等关键竞争优势带来帮助。
据报道,自2017年3月,来电短时间内对多家同行企业发起共计24起专利侵权诉讼,累计索赔6000万人民币。随后,来电又陆续起诉友电5项、租电2项专利侵权。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共享充电宝行业专利纠纷额达到6900万元。
日前,来电就7项专利技术对街电发起的起诉中,已有6项专利被宣告部分无效,其中4件专利涉及侵权的权利要求全部被宣告无效,来电只得撤诉。值得一提的是,一直被来电视为核心专利的吸纳式专利也在其列。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甚至直接表示,街电的租借方法优于来电:街电的租借方法优化了用户体验,可以避免在没有库存的情况下收取用户费用、占用资源等问题。这相当于街电已经获得专利战的主动权。
这一场专利大战,已持续了一年之久,证明共享充电宝竞争白热化的同时,也为行业专利战带来极强的参考价值。
在市场竞争中,缺乏技术基础的专利诉讼智能起到干扰左右,很难左右市场格局。再以来电、街电为例,截至2018年3月,街电用户量达到6000万,来电同期用户量为3000万,仅为街电的一半。
市场份额的领先优势,源于线下场景及铺设点位的扩张。2017年还在一线城市基础场景递推的街电,在2018年已经先后进军机场、医院、高铁等高流量场所,覆盖200多座城市。
艾瑞的行业报告显示,随着一二线城市设备密度扩张以及渠道下沉,共享充电宝的市场还将有进一步扩张空间,其2020年的规模预计将较2017年增长近3倍。
这片蓝海市场中,核心专利可以让企业走完从0到1的“生存阶段”,但要是从1到100,企业还需要更具竞争力的相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