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一键发布
手机号码*
验证码*
联系方式只用于平台与您联系,牛选时刻保障您的隐私安全
需求描述*
确认发布
取消

致中小企业 外面的月亮并不圆呀

新芽   读懂新三板-读懂君阅读:1256赞:692018-08-31

IPO门槛之高,不用读懂君赘言,也正因此,港股风来时,不少新三板公司都将目光锁定了香港市场,蠢蠢欲动。

今年的港股与两年前的新三板何其相似,企业蜂拥而至,上市要敲的锣都不够用了。

IPO门槛之高,不用读懂君赘言,也正因此,港股风来时,不少新三板公司都将目光锁定了香港市场,蠢蠢欲动。

港股上市,港股平均7-10个月,新三板挂牌时间虽短,但没有IPO啊,这可差老钱了;

在看交易,2017年,港股日均成交额884亿港元,新三板全年交易额也仅有2271亿元,也就港股三天的成交量;

还有融资额,2017年,港股超过3000亿港元,新三板1336亿元;

没一样比得过,也难怪都想跑去港股。但是,别着急,再看一组数据。

港股,市值超万亿的企业有3家,腾讯一家就3.43万亿港元;新三板,市值超百亿的公司16家,最大的神州优车,452亿元;

港股,净利润中位数4757万元,372家净利润超10亿元;新三板,净利润中位数410万元,超过10亿元的有3家,2家还是干金融的,剔除金融类的话,最高的是南通三建,净利润13.98亿元。

你可要知道,港股的万亿交易和千亿融资,大部分进了的大公司口袋。50%的交易额属于100亿元市值以上的公司,76%的融资额属于市值100亿元以上的公司。

有多少家新三板公司能有胆量说,能在港股立足?谁说外面的月亮比较圆啊?

/01/96%的新三板公司去了港股能干什么?

先来看下港股的上市门槛,盈利数据是最常用的。

主板要求公司有三年的营业期,第一年和第二年的净利润加起来要达到3000万港元,最后一年要达到2000万港元;创业板要求公司最近两个财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不考虑营运资本变动的调整)在3000万港元以上。

这样看,新三板不少公司都能符合港股主板上市的要求。但港股和新三板公司真不在一个体量线上。

毫无褒贬之意,而是市场参与主体大不同。尽管港股上市门槛比IPO低,但港股的主力军真不是我们广大的中小企业们。

看一下港股公司净利润分布情况,你就能感受到了。港股2124家有披露2017年财报的公司,净利润中位数达4757万元,净利润超过10亿元的公司有372家。就问你们慌不慌?

就不说国有几大银行了,大家也都知道在港股的腾讯,去年净利润就是724.71亿元,新三板公司的净利润总和才1154亿元。

而新三板10764家公司披露2017年年报的公司,净利润中位数为410万元,净利润在10亿元以上的公司只有3家,2家还是金融类公司,剔除金融类公司,南通三建净利润最高,13.98亿元。

再来看市值情况。

港股公司的市值分布与新三板类似,两极分化严重。新三板做市公司群体中,市值最高的神州优车452亿元,最低的开永股份只有360万元;港股市值最高的腾讯达3.43万亿港元,最低的只有615万港元,相差十万八千里。

港股公司市值超过1万亿元的有7家,1000亿元以上的公司多达70家,只有82家市值在1亿元以下。

港股公司的市值中位数是11亿元,新三板市值超过11亿元的公司不过472家,占比不到5%。

读懂君从港股投行人士处了解到,香港80~90%的出资方都是机构,零售很少。基本上,发行规模1亿美元以上叫中型股本,才会到吸引大基金,低于这个线,就会很困难。

如果预计自己的发行规模为1亿美元,按照25%发行,就是4亿美元市值,近30亿人民币。现在可能门槛更高,市值在40亿港元以下的,大型基金都不太会关注。

96%的新三板公司,去了港股能吸引投资者的注意吗?我们接着看。

/02/ 用数据告诉你港股有多偏爱大公司?

一般是公司越大,去香港议价的能力会越强,投资者也会越喜欢。

但中小企业只要符合上市要求,能把股份发行出去,港交所也敞开怀抱欢迎你。

融资的钱拿到了,接下来就要追求二级市场的交易了,毕竟大家都诟病新三板的流动性问题。

A股以前是雨露均沾,不管公司如何,流动性都可以很好,交易都可以很活跃。今年以来一些个股成交量跌破千万,大家都说A股港股化,到底港股二级市场是什么样子呢?――分化非常严重。

港股市场,目前正常交易的2175只股票中,2172只今年以来有过成交,几乎所有股票都有成交,整体成交中位数为270万手,但是成交量最低的只有1手,最高的则是中国银行达到6.31亿手,差距可想而知。

今年以来,港股共成交234亿手,成交量居前的227只股票,也就是前10%的公司,成交了147亿手,占成交总量的62.82%。这个比例是不是与新三板类似?今年以来,新三板成交1.53亿手,前10%的股票占比近85%。

而港股这227只股票,主要是大市值公司。市值超过100亿元的公司共114家,占到50%。407家市值超过100亿元的公司,贡献了108亿手的成交量,占总成交量的46.15%。

事实就是这样,港股成交主要集中在头部公司。最夸张的是1万亿元以上的公司,0.31%的公司吸引了7.10%的成交,5000亿―1万亿元的公司占比0.27%,吸引了5.53%的成交。

可以看到,市值在50亿元以下的公司,对资金的吸引力明显减弱。10亿―50亿元的公司占比26.56%,但成交量占比仅有17.98;5亿―10亿元的公司占比16.22%,但成交量占比只有9.64%。

这也怪不得人家说,市值50亿元以下的公司就不要去港股了。

/03/ 定增融资也不属于中小企业,股价跌起来也要命

中小企业二级市场交易不活跃,不还有再融资呢么?港股高效便捷的再融资制度是目前的新三板不能比拟的。

别天真了,增发对公司的规模要求就更大了。

Choice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共有159家公司在港股完成融资,总额为1086亿港元。

其中117家公司市值在50亿元以下,但这些公司只拿到了187亿港元的融资额,也就是说,73.58%的“低市值”公司只拿到了17.28%的融资;

而市值在1000亿元以上的公司只有2家,却拿走了19.13%的融资,合计207亿元。其余63.58%的融资,690亿港元则属于市值在50亿元-1000亿元的之间的公司。

定增融资也不属于中小企业,一不小心股价跌起来却要命!

今年以来,港股不少股票跌的很惨,直观感受一下:

五洲国际,跌幅95.05%;大生农业,跌幅90.46%;建成控股,跌幅89.06%……

跌幅超过90%的股票共有4只,跌幅在80%―90%的股票共16只;跌幅超过50%的股票有211只,如果跌幅放大到20%,则多达893只。

是不是被震撼到了?这般跌幅,跟新三板着实有一拼。所以不要以为港股IPO了,上市了,就很好混了,暴雷了分分钟死给你看,辉山乳业就是典型的例子。

但是,哪怕知道港股不会尽如人意,不少新三板公司还是希望摘牌去试试。

讲真的,港股并不能成为中小企业新的庇佑所,为何不多等等新三板呢?

标签:

作者: 读懂新三板-读懂君

来源: 新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之观点,电商头条网发表或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电商头条网证实;电商头条网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电商头条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电商头条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电商头条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电商头条网客服邮箱;service#hotniu.cn(请将#改成@),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侵权投诉反馈邮箱:service#hotniu.cn(#改成@)

  • 今日头条
  • 本周头条
  • 本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