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一键发布
手机号码*
验证码*
联系方式只用于平台与您联系,牛选时刻保障您的隐私安全
需求描述*
确认发布
取消

(中信商业)永辉超市:半小时送你所需

CITICS商业零售   CITICS商业零售阅读:454赞:02017-08-18

2015H2以来,永辉提出打造“绿色永辉、科技永辉、共享永辉”,推行“合伙人制”、“赛马制”,明确四大业务板块。

四架马车拉动长期增长,云创业务有望成为未来三年超预期发展亮点。

2015H2以来,永辉提出打造“绿色永辉、科技永辉、共享永辉”,推行“合伙人制”、“赛马制”,明确四大业务板块。云超:指超市业务绿标店和绿标Bravo店。云创:消费升级新业态,目前包括永辉生活实体店/APP和超级物种。云商:“彩食鲜”中央厨房B2B业务。云金:华通银行(持股27.5%)、互联网小贷等。永辉云创成立于2015年5月,注册资本10亿,上市公司/管理团队/实控人张轩宁/今日资本分别持股52%/24%/12%/12%。

云创主要业务包括永辉生活及超级物种,本篇详解永辉“小店”业务―永辉生活:一张地网逐渐铺开,“新技术+新零售”演绎新生活。

永辉生活包括实体店(会员体验店/优选店/永辉生活店)和永辉生活APP,是双线融合试验田,战略定位:24小时运营,半小时送达,满足生活80%所需。其中实体店定位为生鲜超市和O2O节点,体量80-150平米,承载商品销售、服务体验、线上引流、最后一公里物流节点等功能;截至2017年8月上旬门店59家(上海49家);APP链接消费者与四大业务和第三方,提供包括商品销售、快餐外卖、食材企业购、洗衣、家政等服务。

永辉小店爬坡培育情况良好,近1/3门店已实现盈利;引入生鲜与自有品牌,当前线上订单占比已超20%。

两大创新实现与7-11、全家罗森等差异化竞争,快速展店:1)引入生鲜,再度复制“生鲜聚客”杀手锏,将便利店便利性优点与生鲜刚需、高频属性相结合,生鲜聚客推动日流水额超2万元(一线便利店日均0.8~1.2万元,二线如红旗连锁日均0.7~1.0万元);2)自有品牌、高端定制占比约10%,毛利率约40%,未来占比将提升至50%。三大优势:1)新技术(自助收银等)+新零售,降成本、提效率、促销售;2)不同于传统自营或加盟的模式,以合伙人制激发活力:合伙人、公司分别提取利润70%、30%;3)永辉生态体系供应链、物流、会员共享。

盈利模式探讨:一看永辉生活店本身稳定盈利,二看“地网”为永辉生态带来广阔变现。

预计2017年末,小店数量达200家,未来五年有望达2000家以上;云创利润来自:1)门店盈利提成;2)后端收入:O2O次日达,毛利主要体现在总部;品牌商资源变现,如返利、广告等;会员资源变现,如金融/家政/票务等需求。中期以单店线下日流水3万、线上当日达1万测算,归属云创单店利润1.6万元/月,2000家对应年利润3.8亿元;假设小店日均次日达2万单、客单80元,定制商品毛利率30%,可贡献年利润1.4亿元;不考虑后台各项费用(如APP研发费等),中期来看,永辉生活业务合计可为云创带来5.2亿元左右利润。

风险因素:快速扩张遇管理瓶颈;精选单品及供应链储备进程低于预期。

盈利预测与评级。公司云超业务快速扩张、业绩保持较高速增长;

云创、云商、云金顺应消费升级、技术进步与业态变迁,目前处于战略亏损期,将构建公司中长期竞争力。当前公司账面现金及结构性存款合计约118亿元,当前市值剔除净现金后对应2017年PE30x,巨资在手将继续积极创新。维持2017-19年归属净利润预测为18.1/24.1/32.1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19/0.25/0.33元;维持目标价8.8元,对应2018年35x PE,维持“买入”评级。

四架马车拉动长期增长

云创业务是未来三年亮点

云超/云创/云商/云金四大业务立足当下,布局未来

2015年下半年以来,永辉超市提出绿色永辉、科技永辉、共享永辉理念,推行“合伙人制”、“赛马制”,明确“云超”、“云创”、“云商”、“云金”四大业务板块。

“云超”:

指大家较为熟悉的超市业务,红标店和绿标Bravo店,包括第一集群和第二集群。两大集群根据区域划分,第一集群包括重庆、四川、贵州、河南、河北、安徽、陕西、山西、江西9个中西部省市;第二集群包括广东、福建、浙江、上海、江苏、北京、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10个东部省市。第一集群红标店占比较高,第二集群绿标店为主。2016年以来,永辉两大集群新开超市类门店绝大多数为绿标Bravo店。

“云创”:

顺应消费升级的新业态,当前主要包括永辉生活和超级物种。永辉生活是公司双线融合项目,涵盖永辉生活实体店(包括会员体验店、优选店、永辉生活,未来统一命名“永辉生活”)以及永辉生活APP;超级物种主要模式为“超市+餐饮”。我们判断“云创”业务可能成为公司未来三年超预期发展亮点,本文将重点讨论的云创“永辉生活”业务模块。

“云商”:

主要指“彩食鲜”中央厨房,推动生鲜的标准化、绿色化、品牌化,供应永辉体系内门店的同时,以B2B2C方式向机关、企事业单位、高校等供应净菜、熟食等,向同业供应预加工生鲜类产品等。根据公司2016-2020战略发展纲要,拟在全国建5-10个“彩食鲜”中央厨房。截至2017H,重庆、福州、北京彩食鲜已开业,四川彭州、安徽合肥、江苏昆山彩食鲜已投资建设。

“云金”:

公司与阳光控股、福建永荣等发起设立民营银行华通银行,注册资本24亿元,公司出资6.6亿元,持股27.5%,为第一大股东。依托华通银行,公司将打通零售-金融闭环,拓展消费金融(信用卡)、供应链金融(保理、小贷等)等业务。华通银行于2017年1月16日开业;2017H1,华通银行按权益法核算贡献投资收益-1099.8万元,推算其2017H1净利润为-3999.2万元。

永辉云创:双线融合、业态创新先锋队,团队大比例参股激励充分

上海永辉云创众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永辉云创)成立于2015年5月,初始注册资本1亿元,经历两轮增资后注册资本增至10亿元;截至2017H,其股权结构为上市公司持股52%、4家永辉云创管理人团队设立的有限合作企业共持股24%、公司实际控制人之一张轩宁持股12%、今日资本旗下CTGEI持股12%。

2016A/2017H1,永辉云创营业收入分别为4,802/8,519万元,净利润分别为-11,579/-8,151万元。目前的亏损主要来自三方面:1)永辉生活APP的研发;2)永辉生活实体店的亏损;3)超级物种的前期培育(这部分当前影响较小,将在后续报告中视发展情况重点分析)。

详解云创“小店”:

生鲜聚客,新零售,新生活

永辉生活战略与发展概况:实体小店+APP,致力于半小时送达一公里生活圈

永辉生活包括实体便利店和永辉生活APP,是永辉超市双线融合的试验田,战略定位:24小时运营,半小时送达,满足生活80%所需。

实体店定位为生鲜超市和O2O节点,面积约100平米(80-150平米),选址于社区、商务区和商业区,贴近消费者,承载商品销售、服务体验、线上引流、最后一公里物流节点等功能。实体店2015年创立初期命名为永辉会员体验店,2016H2起在重庆采用永辉优选命名,2017年7月在福州推出永辉生活24小时便利店,未来或将实体店名称统一为“永辉生活”。

截至2017H,永辉生活实体店共55家,包括会员体验店51家、优选店4家,地域上为上海47家、北京2家、福州1家、重庆5家,合计建筑面积1.09万平米,平均单店面积197平米。截至2017年8月上旬,门店已拓展至59家,其中上海49家,北京、福州、重庆、深圳合计10家。未来,永辉生活实体地将在上海、北京、深圳、杭州、南京、重庆、成都等一二线城市布局;目前处快速展店阶段,预计2017年末门店家数有望达200家左右,其中约50%位于上海。

永辉生活APP是永辉旗下移动端购物与服务平台,链接永辉生活实体店、云超类门店、彩食鲜和第三方服务商,提供包括商品销售、快餐外卖、食材企业购、洗衣、家政等服务。更多业务陆续上线中。

创新与优势:便利店引入生鲜与自有品牌,当前线上订单占比已超20%

永辉生活(现门店构成以永辉会员体验店为主)实体店在选址、门店面积、商品组合和功能上与便利店高度类似,但有两大核心创新点,使其能够在便利店业态已相对饱和的上海等地与全家、7-Eleven、Lawson等差异化竞争,快速展店:

1)小体量门店中引入生鲜,再度复制“生鲜聚客”杀手锏

永辉会员体验店在业内首创在80~150平米的小体量店面中引入大量生鲜,涵盖肉类、海鲜、冻品、水果、蔬菜等;开创性的将便利店的属性(临时性、便利性)与生鲜超市的属性(刚需、高频)相结合,充分发挥生鲜的聚客作用。

一线城市便利店的日流水平均在0.8~1.2万元(100平米左右,毛利率约30%),二线城市如红旗连锁的日流水在0.7~1.0万元(店均约230平米,红旗综合毛利率27%+)。经过我们的测算,永辉生活生鲜品类占比较高,整体毛利率较低,故2万元左右的日流水是其盈亏平衡点。目前,永辉生活店有10余家已实现盈利,占比约30%,估计盈利门店的日流水在2.0~2.5万元,盈利门店生鲜品类(蔬果、肉类、海鲜等)销售占比超60%。

2)大力发展自有品牌、高端定制,提升盈利能力

永辉生活店单店SKU在1000左右,毛利率约20%。目前自有品牌SKU占比约10%,集中在饮品、杂粮、日用品等,自有品牌整体毛利率约40%。未来自有品牌的占比将提升至50%+。永辉自有品牌依托于专业团队和达曼国际(持股40%),公司战略规划纲要中计划至2020年全公司自有品牌销售占比10%~15%。

除以上两方面创新外,永辉生活实体店优势主要在以下三方面:

1)新技术+新零售,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促进销售

会员店普遍采用电子价签;公司自主研发收银系统、自助收银机等,降低采购成本、减少人员需求,同时提高大数据收集能力。目前,新一代CRM系统即将上线。

自助收银对永辉生活实体店至关重要。以日流水2.5万、客单价35元、营业时间15小时(部分24h门店除外)推算,日成交单数约715单,约每小时48单,高峰时段会有严重的排队现象导致客户流失,该问题在商务区的门店尤为突出;自助收银将显著提升买单效率和门店销售承载量。

目前,永辉各门店的线上业务主要通过京东到家、永辉生活和饿了么完成;其中会员店的线上业务主要由永辉生活APP完成,日均单店订单约100余单,客单价略高于实体成交水平,线上订单销售占比约20%,远高于一般便利店或超市企业的线上销售占比。我们依据行业经验判断未来永辉生活订单可区分当日达与次日达,当日达由门店拣货配送,最快半小时内送达;次日达由大仓出货配送。

2)合伙人制发挥员工主人翁精神

便利店行业的运营模式主要包括:1)全自营,如红旗连锁,原中百好邦便利店;2)松散制加盟,如本土规模最大的便利店连锁美宜佳;3)紧密加盟,以外资便利店7-Eleven、全家FamilyMart、罗森Lawson为典型代表。

永辉会员体验店/优选店/永辉生活店在自营和加盟模式之外,开创了合伙人制模式。100平米的门店标准配置为6人(1店长+5组员),视门店客流量而酌情增减。门店盈利后,合伙人小组提取盈利的70%,公司保留30%;未来,中后台人员也将参与到合伙人制中,与前台门店的盈利紧密挂钩。

3)与永辉云超、云商、云金的协同

不同于业务单一的便利店连锁企业,永辉生活实体店与永辉云超、云商、云金间供应链、物流、会员共享,拥有更低的后台运营成本,更强的生态盈利能力。

详解盈利模式:一看永辉生活店本身较强盈利,二看“地网”为其生态带来的广阔变现

永辉生活实体店深入社区、商务区和商业区,以生鲜、日常用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生活80%所需,以小体量、1公里一家店的密集布点形式快速扩张。截至2017年8月11日,永辉超市已在全国19个省市的199个城市拥有503家超市店(指大店);长远来看,永辉生活的布点城市将与云超业务保持同步,预计未来五年规模在2000家以上。

从上市公司角度看来自永辉生活业务的利润包括两部分:门店盈利提成与后端收入。门店盈利提成方面,目前公司提成利润的30%,未来比例或有调整。后端收入包括三部分:1)O2O次日达业务,门店作为物流节点仅就每单提取较小的比例,毛利主要体现在总部;2)品牌商、供应商资源变现:如品牌商返利,新品店内推广费、广告费等;3)会员资源变现:会员金融需求、家政需求、缴费类需求、票务需求等在永辉生活APP中的变现。

而长期看,首先云创利润来自对“永辉生活便利店”利润的分成,测算如表4,假设五年后2021年永辉生活实体店规模达2000家时,平均单店面积100平米,单店线下日均流水额3.0万元,线上当日达销售额1.0万元,合计单店日销售额4万元时,在平均月租金水平300元/平米假设和现有分成机制下,则单店云创月利润为1.6万元,2000家门店贡献云创年利润3.8亿元。

其次,我们认为,云创利润的更大弹性空间在于依托“地网”铺开后的商品次日达、服务、广告收入等变现,该部分利润应主要体现在后台即云创总部,实现双赢。测算如表5,假设2000家门店可带来日均2万单次日达,客单价80元,毛利率30%,配送费6元/单,70%订单免配送费,暂不考虑其他费用(如APP研发费用等),则次日达日均贡献净利润39.6万元,对应年利润1.4亿元。

结合表3与表4的假设测算,以2000家门店核算,综合以上各项假设(月租金水平300元),综合考虑线下、线上当日达、线上次日达订单,则永辉生活可为云创贡献年利润5.2亿元。

风险提示

永辉生活店整体培育不达预期;千支单品选品及供应链储备不达预期;快速扩张面临人员、管理瓶颈。

盈利预测与估值

公司云超业务快速扩张、业绩保持较高速增长;云创、云商、云金顺应消费升级、技术进步与业态变迁,目前仍处于战略亏损期,将构建公司中长期竞争力。当前公司账面现金及结构性存款合计约118亿元,当前市值剔除净现金后对应2017年PE30x,巨资在手未来将继续保持积极创新。维持2017-19年归属净利润预测为18.1/24.1/32.1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19/0.25/0.33元;维持目标价8.8元,对应2018年35x PE,维持“买入”评级。

标签:

作者: CITICS商业零售

来源: CITICS商业零售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之观点,电商头条网发表或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电商头条网证实;电商头条网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电商头条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电商头条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电商头条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电商头条网客服邮箱;service#hotniu.cn(请将#改成@),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侵权投诉反馈邮箱:service#hotniu.cn(#改成@)

  • 今日头条
  • 本周头条
  • 本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