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一键发布
手机号码*
验证码*
联系方式只用于平台与您联系,牛选时刻保障您的隐私安全
需求描述*
确认发布
取消

海澜之家这张支付牌照比滴滴贵在哪里?

投中网―独角金融   吴华真阅读:878赞:922018-05-28

时隔近半年,海澜之家和滴滴买支付牌照的价格差距就这么大?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

近日,海澜之家的控股股东海澜集团有限公司收购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事在业内引起广泛关注。

根据企查查显示,2018年2月海澜集团成为第三方支付公司上海瀚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下称“瀚银信息”)的第一大股东,持股64.1623%。

这起收购事宜起于2017年12月我爱我家发布的一则公告,公告显示,公司全资子公司西藏云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将以作价5577万元转让其持有的瀚银信息6.9238%股权。

据此推算,海澜集团收购瀚银信息的价格大约为5亿元。独角金融注意到,2017年12月高鸿股份将旗下支付牌照一九付的全部股权卖给滴滴的时候,只卖了3亿元。

时隔近半年,海澜之家和滴滴买支付牌照的价格差距就这么大?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

相差2亿元是什么原因?

支付牌照已进入存量时代,2017年央行表示,原则上一段时间内将不再发行新的支付牌照。从2011年首次签发第三发支付牌照至今,央行共计发出了271张支付牌照。2018年1月,央行公布第五批续展决定,市场上的支付牌照仅剩243张。

“僧多粥少”,数量有限的支付牌照价格自然升高。

但是从海澜之家和滴滴这个例子来看,并不能简单地以估值行情来判断支付牌照的价格,首先,两张支付牌照在业务类型和业绩方面就有诸多不同。

在业绩方面,瀚银信息2016年全年营收为1.77亿元,净利润为3225万元。2016年总资产为5.2亿元,净资产为2.7亿元。

2017年1-9月,瀚银信息的营收为1亿元,净亏损为1217万元。截至2017年 9月 30日,瀚银信息的总资产为4.5亿元,净资产为2.6亿元。

相比于瀚银信息,一九付的业绩少了很多。2016年一九付的营收为2918万元,净利润仅为8.58万元,总资产为1.1亿元,净资产为7865万元。2017年1-9月一九付的营收就下降为378万元,并出现亏损479万元,总资产为8255万元,净资产7382万元。

显然,无论是从业绩规模还是净资产方面,瀚银信息都比一九付要好。此外,在业务类型上,两张支付牌照也是不一样的。

瀚银信息与一九付都同样续展至2022年,业务范围也都是覆盖全国。但是瀚银信息的业务类型是互联网支付和移动电话支付,一九付只有互联网支付。

那么,这个移动电话支付有多少含金量呢?中国支付网总编辑刘刚对独角金融表示,“除了银行卡收单和预付卡外,其他类型均属于网络支付。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数字电视支付、固定电话支付的区分主要是支付介质的不同,分别是电脑pc、手机、电视机、电话机。在移动支付大行其道的今天,移动电话支付的含金量还是很高的。”

显然,从业务类型上看,瀚银信息这块支付牌照比一九付更有价值,这也难怪价格上会相差2亿元了。

简言之,支付牌照的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不能单纯地看待估值行情。刘刚对独角金融说道,“每家被买的第三方支付公司除了业绩、业务类型不尽相同,还有其他因素也决定了价格的波动,各种交易的背后都有各种资源交换。”

支付牌照有多值钱?

尽管支付牌照的价格水涨船高,但因支付在金融领域举足轻重的地位,还是有不少巨头愿意“大出血”买下。

截至目前,已有诸多巨头纷纷涉足支付领域。万达3.15亿美元收购快钱68.7%的股份,恒大5.7亿元收购集付通,唯品会4亿元收购浙江贝付,永大集团30亿收购海科融通,小米收购捷付睿通,海联金汇花了30.39亿元高价全资收购第三方支付企业联动优势。

金融业高管李云对独角金融表示,“支付牌照价格浮动很大,如果有带着成熟业务的支付公司可能值20亿,但也有几千万的,主要根据支付牌照的类型不同和发展状况定价。”

目前支付牌照稀缺,但是监管机构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监管持续收紧,清理“二清”、96费改、备付金管理、设立“网联”,各种政策要求接踵而至,今年以来,央行各分行、支行开出的第三方机构罚单更是超30张,逾25家支付公司“踩雷”,可以说,除了一些头部的支付企业以外,大部分第三方支付企业的生存状况并不乐观。

对于牌照这样的稀缺资源,有些企业选择出售,可能是为了扭亏或者业务转型调整。而有些企业选择接盘,收购支付牌照,或许是为了增加业务创新的可能。支付牌照的价格受诸多因素影响,企业们要结合自身情况进行选择。

标签:

作者: 吴华真

来源: 投中网―独角金融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之观点,电商头条网发表或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电商头条网证实;电商头条网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电商头条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电商头条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电商头条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电商头条网客服邮箱;service#hotniu.cn(请将#改成@),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侵权投诉反馈邮箱:service#hotniu.cn(#改成@)

  • 今日头条
  • 本周头条
  • 本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