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一键发布
手机号码*
验证码*
联系方式只用于平台与您联系,牛选时刻保障您的隐私安全
需求描述*
确认发布
取消

为票务行业提供数据服务 票牛完成B轮融资

36氪   茉小莉阅读:774赞:972018-04-09

消息称票牛网宣布已完成B轮融资,本轮由SIG海纳亚洲、红杉资本、GGV、头头是道、硅谷银行、点亮基金、穗彩科技等机构以及大众点评创始人张涛、华尔街金融家黄奇辅等个人的联合投资。

第三方票务交易平台「票牛网」宣布近期已完成B轮融资,本轮由SIG海纳亚洲、红杉资本、GGV、头头是道、硅谷银行、点亮基金、穗彩科技等机构以及大众点评创始人张涛、华尔街金融家黄奇辅等个人的联合投资,穆棉资本担任本次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

票牛网于2015年底上线,锁定现场娱乐领域。随着业务延伸,票牛网逐渐从票务二级市场交易平台,演进到现场娱乐领域的数据服务平台。

创始人兼CEO孙立勇表示,票牛网的吞吐量目前达到单月交易额逾5000万,单月出票量十几万张,客单价在700-800元。

孙立勇认为,几乎在任何行业,交易额的本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上游供应链的不断迭代进化,另一方面是对C端用户的留存和深度运营,因此票牛网非常重视供应链和用户运营。

供应链方面,票牛网和上游大型票务公司、数百家主办方合作,确保票量稳定、演出优质。获客方面,除了自有获客渠道,票牛网还通过和第三方合作,如线下的场馆、主办方,线上的京东豆瓣等,通过B端增加更多流量入口。同时加强运营,具体做法如激发用户观演后发布UGC内容,引导主办方push PGC内容,增加用户留存和粘性。

据孙立勇提供的数据,2017年票牛网的流水近4亿元,日挂单项目在3000左右,用户量达数百万。预计2018年交易额将超过10亿元。

除了票务交易环节,从2016年底开始,票牛团队开始往行业上游探索。

票务行业其实是个相对传统行业,虽然市场化的票务交易在逐渐互联网,但各级、各平台的定价,每张票流转次数等数据依然没有留存。消费行为背后的数据不透明,导致上游主办方、IP方无法敏锐地预判市场、调定票价。

就此,票牛研发出整套的SaaS解决方案,包括电子票、ERP(票房管理)、CRM、检票轧机等,现已应用到几十家场馆/主办方,为其提供数据服务,尝试打通行业上游与用户之间的数据、信息通道。

孙立勇表示,看好「数据和流量」前置到「内容组织、生产、宣发环节」所产生的巨大效应,这会加速行业的变革优化。这也会为票务交易平台带来可观的红利。

团队方面,创始人孙立勇先后任职于腾讯和点评,在点评时主要负责产品方面。公司核心团队成员也基本来自点评、阿里和腾讯。

本轮资方SIG海纳亚洲,领投了票牛A、B轮,基金负责人龚挺认为:这几年演出和赛事市场的快速增长主要来源于中国的消费升级。在美国这样的国家,电影票房已经十几年不增长,而演出和赛事的票房还在创新高。移动互联网时代更需要区别于传统票务经纪模式(TicketMaster,大卖网)的市场化解决方案,在美国,类似于StubHub这样的公司的崛起已经证明这种需求。此前SIG海纳亚洲也曾投资过博纳影业、大麦网、今日头条、喜马拉雅等企业的A轮。

从市场来看,随着线下演出和赛事市场的快速增长,中国已经成长起来多家票务交易平台。

比如一级市场的大麦永乐,大多数票会被放到这样的大平台,但问题是一级市场无法根据市场反应来调整门票价格,由此诞生了票务二级市场的机会。

二级市场的玩家众多,包括连接资源型大黄牛的牛魔王(现更名为摩天轮票务);类似淘宝的自由交易市场,票源有B端也有C端的西十区。相对而言,票牛兼容上游中大型票务公司,重视票务流通过程中的数据收集和运营。预计在未来,行业数据库的建立,将有助于其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加资源获取方面的筹码。

标签:

作者: 茉小莉

来源: 36氪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之观点,电商头条网发表或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电商头条网证实;电商头条网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电商头条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电商头条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电商头条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电商头条网客服邮箱;service#hotniu.cn(请将#改成@),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侵权投诉反馈邮箱:service#hotniu.cn(#改成@)

  • 今日头条
  • 本周头条
  • 本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