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一键发布
手机号码*
验证码*
联系方式只用于平台与您联系,牛选时刻保障您的隐私安全
需求描述*
确认发布
取消

薇娅 李佳琦等四主播带货近200亿 双11首战告捷

网经社  牛选知识运营阅读:375赞:02021-10-22

10月20日晚8点,天猫正式开启预售活动,打响双11第一枪。京东、苏宁易购、唯品会、拼多多、快手、抖音、考拉海购、当当、网易严选、饿了么、飞猪、爱回收、速卖通、微博电商、达达集团、卓志集团、微信视频号直播等纷纷跟进,双11迎来第13年的“消费狂欢”,与以往相比又有哪些变化?

开局打响-十三岁的双11.jpg

一、改变预售时间“蓄水” 直播仍是增长点

相比往届,刚刚过去的预售夜从深夜12点提前至晚8点,众多用户无须熬夜。唯品会、拼多多、快手、抖音也纷纷跟进。另外在直播方面,淘宝主播销售榜显示,李佳琦昨天直播最终销售额达到106.53亿元,薇娅销售额为82.52亿元,雪梨销售额为9.3亿元,烈儿宝贝销售额为1.59亿元。

淘宝主播.jpg

(网经社注:图片采集自淘宝直播)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网络零售部主任、高级分析师莫岱青表示,此前双11预售首次从零点提前到晚上8点,对减轻数千万电商从业者和数亿无关用户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压力无疑是有利的,同时也能缓解物流运能运力、商家资金周转。

莫岱青进一步指出,另外对于天猫、京东等电商们来说,双11经过12年也需要有新鲜度,时间调整后给用户制造了不同的感觉,消费习惯会有所变化,这样通过提前“蓄水”这样的方式,促进双11的销售额拉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陈虎东也表示,双十一经过12年的时间,网络购物节的吸引度有所下降,因为在日常的网络购物中,其实多种形式的活动,例如直播带货、节日折扣、优惠等活动,消费者能享受到的折扣都享受到了。消费者已经适应了网络购物节的种种便利性,所以除非双十一的网络购物力度大,玩法简单,套路少一些,基本上吸引力也不是那样的大了。另外就是,12年也算是一个长周期了,消费者经过十几年的网络购物节熏陶,新老网民交替已经非常明显了:老网民是否还在关注这个网络购物节,新网民对于这个网络购物节是否兴趣盎然,这些都是值得关注的方面。因此今年网购节的预售提前,也正是基于这种微妙的市场呈现。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则表示,直播的大力参与也是双11的一大特点。直播作为这两年的创新的线上销售方式,会在大促里面以更加多的角色参与进来,像达人主播,包括头部、腰部、尾部主播等。然后像店播,也就是就商家直播会更多地参与进来。平台参与也会增多,比如像微信的视频号直播、以及快手和抖音的参与。

薇娅_副本.jpg

莫岱青也表示,直播电商依旧是增长点,电商、品牌、商家等的直播已经成为了常态化。随着快手、抖音在直播电商方面的崛起,电商平台们对直播带货日益重视,此次双11直播带货力度加大。

二、线下商家参与度高 头部电商需要寻找新的突破口

线上活动热火朝天,线下的商家也不逞多让,借着“双11”同样举办各种各样的优惠活动,以此吸引消费者。陈虎东表示,双11经过十二年的发展,算是一个电商市场环境下的老节日了,作为一种传统的节日,后续如何再续辉煌,如何老节新过,或许新的突破口还需要电商们去寻找。目前来看,双11基本上仍旧会是头部电商获取大促的红利,这种基本的格局应该不会有大的改变。

庄帅表示,今年双11的进场购物也是一个显著特征,也就是所说的即时消费或叫同城零售。在双11之前,京东和美团闪购都开了发布会,京东还在首页旁边加了附近这样的这个按钮。所以整个线下的参与就开始平台化,这不是蹭热度,是通过电商平台、外卖平台来组织让他们来参与。所以就会发现送货很快,他不是中心仓发出来的,也不是从电商平台发出来的,它是从线下的某个商家、超市或是便利店发出来的。

鲍跃忠(短板).jpg

(网经社注:图为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鲍姆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鲍跃忠)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鲍姆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鲍跃忠认为,而现在看双11越来越平淡了,它作为一种促销的手段,电商促销的手段现在越来越票有递减,已经没有像原来那样的一种比较突出的一个效果了。包括现在来看,随着一些消费习惯、消费方式的改变,大家也不再把这种自动购买作为一种主要的购物方式,双11不要有太高的期望。
庄帅认为,天猫、京东等主流电商平台的双11可能面临增长放缓的情况,但整个线上层面还是有很大增长空间的,拼多多、抖音,包括微信小程序、视频号等都会为双11提供增量。

三、警惕“野性消费” “双11”大促十大“陷阱”预警

消费者在活动的冲击下,难免会忘了,“下单一时爽,维权很艰难”的后果为此,国家早有预料,10月9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 6187 号建议的答复》表示,围绕“双十一”等重要时间节点、关系民生的重要商品和服务领域,开展行政指导,压实平台主体责任。与此同时,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发布“双11”电商大促消费十大预警,提醒消费者谨防促销中的各类陷阱,避免“入坑”。

网经社发布“双11”十大“陷阱”预警.jpg

预警一:预售需警惕 “定金”要留意

如今各大电商平台玩法不断升级,一些商家通过预付定金直减的活动,消费者提前支付定金,如未支付尾款则定金不退。一些消费者对此了解不足,因而购物节常常伴随着定金纠纷。

【消费提醒】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浙江泽大律师事务所马恺浓律师表示:预售通常需分两笔付款,分头款和尾款,很多商家标注如不支付尾款,则已支付的头款拒不返还,这有可能侵害到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如果平台内经营者无任何损失,其已收到的头款可能构成不当得利,消费者可要求返还。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京师(泉州)律师事务所丁秋萍律师曾表示,根据《担保法》第89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 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因此,如果商家和消费者约定的是定金,那么消费者后期取消订单时,商家对于消费者预付定金是可以不退款的,从法律上站得住脚。

此外,需要提醒商家注意的是,工商行政部门曾在《网络商品和服务集中促销活动管理暂行规定》中规定“网络集中促销组织者不得采用格式条款设置订金不退”。而针对商家玩弄“订金不退”和“定金不退”的文字游戏,国家工商总局网监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将订金改为定金、提出此定金非彼订金不予退还的条款,属于商家打擦边球,“定金不退”仍属霸王条款,将依照《合同违法行为监督处理办法》进行查处。因此,在实践中,若商家如果规定“定金不退”的条款,将可能遭受行政处罚。

预警二:直播带货槽点多 售后纠纷成常态

直播带货如今成了最火热的购物渠道,“双11”更被商家和主播视为重兵之地,对此严阵以待。然而在火热现象的背后,直播购物翻车事件频频发生,货不对板、商品质量难以保障、假冒伪劣产品层出不穷、商品性能被夸大等问题成为消费者投诉维权最多的事情。

【消费提醒】

对此,马恺浓律师表示,直播购物的最大优势是有主播现场讲解商品,增强了消费者对商品的了解,进而更加信任商品或服务,增强购物欲望。但是由于直播的即时性,可能出现直播的广告描述与实际情况不符、消费者实际收到的货物与主播讲解的货物货不对品等情况,此外,直播购物还涉及退换货难、售后不及时等情况。消费者应理智甄别,不要冲动消费,购物前查看下店铺的评分和商品的评价,这些都能最大程度上避免消费者被“坑”。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盈科(杭州)律师事务所股权高级合伙人黄伟律师也提醒想往顶级主播发展的看官,在成为顶级主播路上“月黑风高,小鬼难缠”,一定要做好以下三点:对于直播中的台本要熟悉,特别是广告法的极限词语在心里要有个谱儿;给出承诺一定要小心,时刻注意给自己留个可以收回的底,毕竟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一定要仔细审查与品牌方的协议,哪些话是他们要求说的,哪些是根据他们提供的素材来的,依据在哪里,不能只听品牌方口头告知,特别注意要有白纸黑字和邮箱等证据留痕!

预警三:摸清玩法套路 谨防“薅羊毛”反被 “割韭菜”

活动之所以吸引消费者,往往是展示的价格让消费者觉得物美价廉,甚至能“薅到羊毛”,但往往世事不予人所愿,消费者以为“薅羊毛”,实际在商家眼里,是在“割韭菜“。

【消费提醒】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旻律师表示,先了解优惠规则再消费,以免因规则不明影响消费体验。尽量选择规则完善的购物平台和资质齐全、信誉良好的商家购物,即使商家不愿意配合售后,平台会为消费者提供基础保障,除此以外也可以联系所在地消委会组织或拨打12315反映情况。

马恺浓律师表示,根据货物的性质,不同种类货品可使用的满减优惠不同,可能存在“300-30””200-20”等多种满减优惠,且各类优惠分别计量,不能互通。消费者应在网购时注意平台优惠种类,以及平台优惠可否与商家优惠及其他种类优惠共同使用,尽最大可能维护自身权益。

预警四:拼团、秒杀或藏“猫腻” 下单需谨慎

拼团、秒杀作为购物形式,仍存在大大小小的订单中。拼团的价格往往低于一般销售价格,导致消费者冲动消费。而秒杀则通过短暂的时间和低廉的价格,使得消费者丧失思考空间,从而匆忙下单。两者形式不同,但最后的投诉问题往往大同小异。

【消费提醒】

国内电商专业消费调解平台“电诉宝”(315.100EC.CN)提醒大家,消费者在参加拼团购物前最好仔细查看商品介绍,包括发货时间、退换货服务等,尤其是购买一些大件商品、贵重商品,以防由于售后服务不完善带来不必要的购物纠纷。此外,消费者需谨防低价陷阱,低于市场价多倍的商品要谨慎购买,仔细甄别,尽量选择大型、靠谱的平台进行拼购。

马恺浓律师认为,先付后退,商家往往承诺前几小时购物的给予价格优惠,但并非购买时直接低价,而是成交后予以退费。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商家会信守承诺,按照付款时间予以退费,但也有部分商家在活动结束后修改页面,矢口否认。建议消费者预先截屏或录屏,保存好相关的活动页面优惠政策,再下单购物。

预警五:消费返现 特价限购 产品与实际不符

除了满减、秒杀等活动套路外,一些商家还会推出特价限购、消费返现等活动,如商品页面显示特价商品限购50件,前50名下单的用户签收后联系客服返现,然而实际上,消费者牵手后,商家却以已达上限等理由,拒绝返现。

【消费提醒】

李旻律师表示,尽量选择规则完善的购物平台和资质齐全、信誉良好的商家购物,即使商家不愿意配合售后,平台会为消费者提供基础保障,除此以外也可以联系所在地消委会组织或拨打12315反映情况。

马恺浓律师认为,如果不幸进坑,消费者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平台投诉、315电话举报、联系律师进行诉讼维权等。

预警六:警惕商品为“电商专供”

随着越来越多的平台在互联网上开通售卖渠道,“电商专供”的话题一直被大家讨论和热议。同样的产品,线上较线下便宜许多,仔细一看,原来是“电商专供”,这怎能不叫消费者生气。

目前“电商专供”商品存在三种情形,即同款不同质、同牌不同质、盗用品牌,应当区别予以认定。“电商专供”商品虽为统一品牌方生产,但也面临服务短缺问题。所谓“一分价钱一分货”,这里的“货”不仅仅指商品质量,也包括商品售价中包括的服务价值。目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网购商品享有七天无理由退换货服务,因此在服务体系上应差距不大。

【消费提醒】

国内电商专业消费调解平台“电诉宝”提醒大家,在产品质量上“电商专供”商品与实体店销售的产品看似一模一样,仔细看会发现颜色、内件配备或某些功能存在差别。实际上“电商专供”商品一般是价格较低而品质稍逊的商品。“电商专供”商品一般在服装、电器、鞋帽、箱包等品类较多,消费者要擦亮眼睛。

预警七:了解退换货规则 注意售后时效

“双11”期间,由于订单量大增,商家在商品检查等方面容易出现疏漏,消费者卖家有问题商品的概率有所增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提出的“网购7天无理由退货”,不少消费者抱着能退货的心理轻易下单。然而,实际情况是“7天无理由退货”真的“零风险”吗?不少消费者在退换货时往往会遇到这几类问题:(1)商品质量问题,消费者售后因没有证据,客服多次推诿不作为导致商品过了7天,之后告知已过退货周期不予退换货;(2)商品本身有问题,退换货却仍需支付运费;(3)一线客服的处理范围及赔偿权利较小,遇到消费者因售后商品造成损失需通过上级进行处理,由于对接和事件大小被推迟处理,导致过了“7天无理由退换货”期限,售后困难。

【消费提醒】

国内电商专业消费调解平台“电诉宝”提醒大家,双11期间消费者下单前应仔细了解商品的退换货规则,对于《消法》规定的生鲜易腐、定制等商品以及商家明确规定不能退换货的商品,谨慎下单。遇到商品质量问题时应该保留证据,方便维权,如果是贵重商品从拆开包装到使用最好录入的视频,以防维权之用。遇到客服推诿不处理的,向平台举报或者向相关监管部门举报维权。

李旻律师表示,保留好宣传及购物证据。包括直播和商品页面的宣传内容、促销活动截图、与商家的聊天截图,购买记录、快递单号、签收记录等,为后续维权打好基础。

预警八:部分消费金融高利息无提示 服务费没有发票

大促期间为刺激消费,电商纷纷推出类似于蚂蚁花呗、京东白条、苏宁任性付、分期乐、惠分期之类的“赊账服务”,而不少平台为鼓励消费者使用消费金融付款给出 了更多的优惠。大部分电商平台的消费金融服务分为一次性还款的免息服务以及分期付款的收手续费服务,并且多数标明具体的还款金额。

【消费提醒】

李旻律师表示,提前检查好付款设置及资产情况,以免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借贷消费、背上贷款。

国内电商专业消费调解平台“电诉宝”提醒大家,消费者需明白任何的“赊账服务”都需还款,并且不同平台的消费金融服务分期手续费存在较大差异。有些平台甚至没有明确标示具体还款金额,待还款时高额手续费让消费者诧然。此外,开通并使用多个平台的消费金融服务容易造成忘记还款,影响个人信用的情况。

预警九:警惕发货陷阱 避开物流高峰

尽管“双11”越办越久,物流经验逐渐成熟,但相较平时而言,仍是不小的压力。今年菜鸟、京东物流、苏宁易购纷纷升级物流,投入更多的人力、网点和新技术来缓解这个问题。此外,商家自身的发货能力也有局限,面对大量的订单压力,发货慢同样是屡见不鲜的事。

【消费提醒】

国内电商专业消费调解平台“电诉宝”提醒大家,大促期间购物消费者需做好物流滞后的心理准备。对于一些急需的商品,提前咨询商家发货时间,对于一些食品类、易腐易坏类商品,最好避开物流高峰。而签收时先验货后签收,对于未经同意就放代收点的物流行为可以向有关部门举报。

预警十:谨防各类诈骗“浑水摸鱼”  痛失产品又被骗钱

为活动狂欢的,除了商家和消费者,还有不少居心叵测的不法分子,有的通过假冒淘宝客服,有的通过提供假的二维码,有的以点击链接等方式实施诈骗,让消费者防不胜防。

【消费提醒】

对此,李旻律师认为,消费者保存好个人信息,警惕电信诈骗,切勿点击不明链接、短信、二维码,选择正规平台解决售后问题,若发生诈骗应及时报警。

国内电商专业消费调解平台“电诉宝”提醒大家,消费者不要轻易点击不明链接,以防落入陷阱;保护自身的信息安全,不要向陌生人透入自己的重要信息;货到付款包裹,要先验货再付款签收;遇到商家虚假促销、霸王条款,以及遭遇各类诈骗陷阱的,消费者可以向有关监管部门和维权平台进行投诉,维护自身正当权益。(如果您是业内人士,欢迎咨询加微信modaiqing166,请务必备注单位+姓名+职务)

标签:

作者:牛选知识运营

来源:网经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 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侵权投诉反馈邮箱:service#hotniu.cn(#改成@)

  • 今日头条
  • 本周头条
  • 本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