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资讯>数据>上半年大同市经济运行情况
上半年大同市经济运行情况
【亿邦动力讯】08月13日消息,山西统计信息网公开数据显示:上半年大同市经济运行情况。
以下为数据公告原文:
上半年,大同市经济继续保持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运行平稳,好于全省、好于全国、好于预期。地区生产总值稳步增长,第三产业稳中有升,工业生产稳中趋缓,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稳定,消费品市场平稳发展,财政收入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加快。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15.7亿元,同比增长7.5%;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374.3亿元,同比增长8.1%;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76.3亿元,同比增长8.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2.7亿元,同比增长8.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76.8亿元,同比增长1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60.5亿元,增长8.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46元,增长7.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53元,增长10.2%。
二、经济运行特征
(一)总体经济运行平稳,增长的稳定性进一步巩固
经济总量持续增长。上半年,全市总体经济延续了一季度开局良好的运行态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615.7亿元,同比增长7.5%,比一季度提高0.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实现了从去年三季度以来增速连续4个季度的稳步提升。
第三产业稳中有升。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374.3亿元,同比增长8.1%。增速分别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增速5.2个和1.1个百分点,比一季度提高0.8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7个百分点,比第二产业拉动快2.0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增长较快的行业有其他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和金融业增速分别为12.0%、6.8%和5.6%。
农业生产形势稳定。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8.4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农业增加值增长2.4%;林业增加值增长17.6%,牧业增加值增长1.2%。
工业生产运行平稳。上半年,全市工业现价产值完成580.6亿元,同比增长11.9%;6月当月完成105.6亿元,同比增长7.6%,创单月产值历史新高。工业增加值累计完成176.3亿元,同比增长8.6%,比上月回落0.8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回落0.1个百分点。五大行业全部正增长,其中增长较快的行业有:其他工业、消费品工业、装备制造业增速分别为97.6%、25.3%和16.6%。
固定资产投资增势趋稳。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2.7亿元,同比增长8.7%,增速与上月持平,比一季度回落3.6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27.2个百分点。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完成69.9亿元,增长78.6%;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73.0亿元,增长3.8%。第三产业投资拉动明显。全市第三产业投资完成172.9亿元,增长20.5%,占全市投资的比重为68.4%,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7个百分点。
消费市场平稳发展。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60.45亿元,同比增长8.4%,比一季度高0.2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回落3.0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92.1亿元,同比增长4.9%。
城乡居民收入?势良好。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5%,比一季度高0.3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0.5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0.2%,比一季度高0.2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1.0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快于城镇2.7个百分点。
(二)经济结构优化调整,转型升级步伐进一步加快
三次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7.7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223.8亿元,增长7.0%,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374.3亿元,增长8.1%,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9 :36.3 :60.8。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比一季度提高0.1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达到63.0%,超过第二产业贡献率27.2个百分点。
煤与非煤行业同步发展。上半年,全市煤炭行业增加值完成87.3亿元,同比增长8.6%,占全市比重49.5%。非煤行业增加值完成89.0亿元,同比增长8.6%,占全市比重50.5%。煤与非煤行业各拉动工业增长4.3个百分点。
大项目投资比重逐步提高。50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完成145.7亿元,同比增长30.5%,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7个百分点,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7.7%,投资比重较去年同期提高9.7个百分点。
(三)新兴产业培育加快,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
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成长。上半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完成27.38亿元,同比增长11.5%,占全市规上工业的比重为15.5%,拉动全市增长1.7个百分点。
高技术行业增长较快。上半年,全市高技术行业增加值完成13.1亿元,同比增长18.6%,占全市规上工业的比重为7.4%,拉动全市工业增长1.2个百分点。
装备制造业稳步发展。上半年,全市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完成19.7亿元,同比增长16.6%,占全市规上工业的比重为11.2%,拉动全市增长1.7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装备制造业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近16倍。
高技术产业投资快速增长。高技术产业投资完成20.8亿元,同比增长559.0%,较去年同期提高了642.0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7个百分点。
此外,山西省日前还公布了以下关键数据:
内容提要: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引领经济发展各项工作。全省呈现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主要指标积极变化,经济规模持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区域发展趋于协调的发展态势。
上半年全省经济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发展态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主要经济指标好于预期、好于全国,为完成全年经济发展目标任务打下良好基础。
一、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上半年山西GDP为8357.6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2%,超过全国(6.3%)和全年目标(6.3%)0.9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6.42亿元,下降1.3%;第二产业增加值3574.78亿元,增长6.7%;第三产业增加值4546.45亿元,增长8.1%。
二、主要指标发生积极变化
从增速看,全省经济在去年稳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GDP增速在全国的位次从去年同期的17位提升至10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0%)0.9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0%)1.1个百分点。从价格看,上半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4%,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1.7%,总体上保持小幅上涨的趋势,在供给比较充分、供给质量提升的情况下,价格涨幅略有扩大,说明市场整体环境在改善,需求在增加。从收入看,上半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12元,增长7.0%,比上年同期加快0.5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24元,增长9.7%,比上年同期加快1.3个百分点;农村快于城镇2.7个百分点。
三、经济规模继续扩大
近年来,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推进,国家层面一系列重大政策的出台,特别是去年四季度以来,“六稳”政策、逆周期调节手段,更大规模、更大力度的减税降费政策等,给市场极大的鼓舞。上半年全省市场预期明显改善,主导产品价格逐渐稳定,山西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高于全国(0.3%)1.4个百分点,从而带动全省经济规模持续扩大。上半年全省 GDP总量较上年同期增加609.49亿元,名义GDP增长7.9%。经济规模继续扩大,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为全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较为宽松的环境。
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上半年,全省服务业增速明显快于一、二产业,继续引领全省经济发展,服务业增速分别快于一、二产业9.4和1.4个百分点;服务业比重为54.4%,高于第二产业(42.8%)11.6个百分点;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2.8%,高于第二产业(37.8%)25个百分点,拉动全省经济增长4.52个百分点(比一季度高0.63个百分点),服务业支撑引领作用明显。
分行业看,工业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速达6.9%,明显快于全国,其中煤炭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非煤工业增长8.0%,非煤快于煤炭2.0个百分点,非煤工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6%,为全省经济实现较快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1-5月份,全省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9%;其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8.6%,快递业营业收入增长18.6%。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齐发力,推动全省服务业整体实现较快增长。
五、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增强
上半年各市经济运行平稳。7个市GDP增速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依次是朔州(8.1%)、太原(8.0%)、运城(7.8%)、长治(7.6%)、大同(7.5%)、临汾(7.3%)和晋中(7.2%);4个市低于全省,分别是晋城(7.0%)、忻州(7.0%)、阳泉(4.9%)和吕梁(4.8%)。
市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明显缩小。上半年各市GDP增速高低差3.3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缩小2.8个百分点。在全省宏观经济运行平稳的大背景下,各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按照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要求,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狠抓政策落实,多项指标好于预期,区域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
下一步,全省上下要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始终坚持高质量转型发展主旋律,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持续关注宏观经济走势,准确把握中央重大政策举措,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抓好关键领域、重点环节,持续推动全省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
今年以来,朔州市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扩大消费需求,加快推动消费转型升级,城乡市场共同发展,消费结构不断优化,消费品市场总体呈现平稳运行的良好态势。上半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5.7亿元,同比增长8.3%,较一季度提高0.8个百分点。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上半年全市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实现121.8亿元,同比增长8.5 %;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实现53.9亿元,同比增长8.0%。
按行业分,上半年全市批发零售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153.5亿元,同比增长8.4%;住宿餐饮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22.2亿元,同比增长8.1%。
-------------------------------------------------
上半年,临汾市规模工业平稳运行,主要能源产品呈“三增一降”,除焦炭小幅下降外,其余均呈增长趋势,生产形势向好。
原煤生产趋稳。今年原煤生产低开高走,逐月趋稳。1-2月,原煤产量同比下降18.6%;3月煤矿生产开始恢复,产量为514.8万吨,同比增长20.5%;4-6月生产趋稳,增速保持在8%左右;1-6月,累计产量为3052.3万吨,同比增长2%。
精煤增势迅猛。从3月开始,全市洗煤企业生产加快,洗精煤产量大幅增加,增速保持在两位数,3月洗精煤同比增长26.3%,4月增14.8%,5月增16.7%,6月增17.2%。
焦炭由负转增。受全市环保政策影响,焦化企业焖炉限产,前4月焦炭产量呈下降,5月和6月分别增长2.4%和1.6%,当月增速转负为增,拉动累计降幅逐月收窄,1-6月,全市焦炭产量为849.9万吨,同比下降4%,降幅比上月收窄1.3个百分点。
发电高速增长。今年以来,全市发电量保持高速增长,受市场和政策影响,发电增速波动较大,前5月均呈增长,6月当月同比下降2.5%,1-6月,全市发电量为116.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8%,增速比上月回落4个百分点。
【本文来源:本文摘编自公开信息,由亿邦开发的自动化新闻写作机器人Ebrun Go整理输出,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错漏欢迎联系run@ebrun.com 沟通处理,如转载,请注明源头,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