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资讯>数据>1-8月份新乡市经济运行情况报告
1-8月份新乡市经济运行情况报告
【亿邦动力讯】10月16日消息,河南省统计局公开数据显示:1-8月份新乡市经济运行情况报告。
以下为数据公告原文:
1-8月份,新乡市委、市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全市经济运行总体较好,呈现“两高、一稳、两波动”发展态势。
一、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位增长
工业生产保持高位增长。1-8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2位,仅次于驻马店(8.4%)。今年以来,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从1-3月份的7.9%持续提升至1-8月份的8.3%,且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以上。工业生产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高技术产业较快发展。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3.3%,比上半年高2.8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2.8%,比上半年高5.3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4.5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1个百分点;高载能产业增加值增长5.7%,低于全市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二是近九成行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全市34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30个行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占行业总数的88.2%,正增长行业合计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03个百分点。三是大型企业支撑作用显著,小型企业较快增长。全市大型企业增加值增长11.4%,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19个百分点;小型企业增长12.6%,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3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提高1.7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51个百分点。四是近六成工业产品产量同比实现提升。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8种主要产品中,113种产品产量累计实现正增长,占产品总数的57.1%。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位列全省首位。1-8月份,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3%,分别比一季度、上半年提高0.6、0.3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8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1位。工业投资同比增长47.9%,分别比一季度、上半年提高30.6、25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1位。工业投资结构继续优化,主要表现在: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增长206.6%,占工业投资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1.6%上升至1-8月份的3.5%;高成长性制造业增长54.7%,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55.1%,比去年同期提高4.9个百分点;五大主导产业增长67.3%,高于工业投资19.4个百分点。传统产业和高载能产业低速发展,传统支柱产业增长5.5%,低于工业投资42.4个百分点,占工业投资的36.1%,占比较去年同期下降12个百分点;高载能行业增长13.4%,低于工业投资34.5个百分点,占工业投资的18.1%,占比较去年同期下降4.3个百分点。
二、社会消费品市场发展平稳
1-8月份,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5.56亿元,同比增长10.8%,增速虽然较一季度、上半年分别下降0.4、0.2个百分点,但增速自3月份以来首次超过全省平均水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11位。实现限额以上企业消费品零售额152.26亿元,同比增长14%。其中,批发业实现限上消费品零售额1.89亿元,同比增长32.2%;零售业142.01亿元,增长13.8%;住宿业1.32亿元,增长14.8%;餐饮业7.05亿元,增长13%。
三、财政、金融增长小幅波动
财政收入小幅下降,财政支出略有增长。1-8月份,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0.74亿元,同比增长12.1%,低于1-7月份0.4个百分点。完成税收收入88.41亿元,同比增长17.4%,较1-7月份下降0.8个百分点。税占比73.2%,优于全省2.1个百分点。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4.22亿元,同比增长12.4%,分别高于上半年、1-7月份1.7、2.4个百分点。
存款余额增幅提高,贷款余额增幅下降。8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790.15亿元,比年初增加248.83亿元,同比增长9.6%,比6月末、7月末分别提高0.3、0.8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4个百分点。各项存款中,住户存款1947.12亿元,比年初增加162.74亿元,同比增长9.4%,拉动全市各项存款增长6.59个百分点。8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668.11亿元,比年初增加164.4亿元,同比增长13.7%,低于7月末0.8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各项贷款中,非金融企业贷款减少。非金融企业贷款903.27亿元,比1-7月份减少4.36亿元,同比增长5.5%,增速较1-7月份下降1.1个百分点。
四、经济运行存在的突出问题
当前经济运行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亿元以上项目投资负增长。1-8月份,全市亿元以上项目投资同比下降2.1%,低于全省平均水平4.3个百分点,其中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下降61%。二是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下降。1-8月份,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5.7%,较上半年下降11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省第16位。房屋施工面积同比下降5.4%,其中新开工施工面积下降15.5%。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3.7%。
五、经济运行工作的建议
下阶段,建议全市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全市经济发展工作。一是做好经济的监测预警工作,及时把握经济发展方向。实时关注国内国外经济形势,确定经济发展方向,及时发现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调力度,合力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全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二是做好全市工业工作,力促工业保持高位增长。抓好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同时,着力提高企业效益。加强对各企业的政策帮扶和引导,增强其发展后续力。三是多措并举,保障投资稳定增长。建立并完善重大项目调度体系,形成各单位通力合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狠抓重大项目,全力推进亿元及以上重大在建项目建设进程。同时加大对房地产市场的监测预警,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此外,河南省日前还公布了以下关键数据:
三门峡市统计局近期对全市43家服务业小微企业开展的抽样调查显示: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企业经营环境持续改善,经营状况基本稳定,税费负担继续减轻,但市场需求不足、成本压力较大等问题依然突出。
一、服务业小微企业发展状况
(一)企业经营状况基本稳定。调查结果显示:三季度全市有18.6%的企业认为经营状况良好,比上季度提高2.3个百分点,认为经营状况良好或一般的企业占比达79.1%。有74.4%的企业表示营业收入比上季增加或持平,比上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62.8%的企业表示收益比上季增加或持平,比上年同期降低2.7个百分点。
(二)经营环境显著改善。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改善营商环境的政策,并对相关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了跟踪问效,从而使小微企业的经营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三季度有58.1%的企业表示享受到了税收优惠,比上季度提高6.9个百分点;有55.8%的企业表示无管理部门收费现象,比上季度提高11.6个百分点;有97.7%的企业认为税费负担不重或基本合理,比上季度提高13.9个百分点。税收优惠政策惠及面进一步扩大,部门收费减免力度不断加大。
(三)用工需求稳步增加。三季度,对劳动力的需求与上季度持平的企业占全部调查企业的62.8%,需求增加的企业占20.9%,需求增加的企业所占比重比上季度提高2.3个百分点。但从招聘员工难易程度来看,有14.0%的企业认为招聘员工困难,这一比例比上季度提高2.4个百分点。
(四)企业对下季度经营预期信心增加。从企业对下季度经营状况预期看,预期良好的企业占27.9%,比本季度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比重提高9.3个百分点;预期不佳的企业占11.6%,比本季度经营状况不佳的企业比重下降9.3个百分点;预期一般的企业占60.5%,与上季度持平。总体看,下季度企业对经营状况信心增加。
二、当前服务业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市场需求不足是当前企业面临的最突出问题。多数小微服务业企业规模较小、流动资金有限,难以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等方面与规模大、资金足的大中型企业进行竞争,其产品及服务的市场份额逐步降低,严重威胁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再加上市场环境不稳定,部分企业自身的发展满足不了消费者的需求,导致企业开工不足,生产经营受挫。调查结果显示,有 41.9%的企业认为市场需求不足是当前面临的最突出问题,市场需求不足已成为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二)用工成本上升快是企业成本增加的首要因素。近年来随着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和就业人员对薪酬待遇期望的提高,劳动力成本呈总体上升趋势。用工成本的增加,对小微企业的经营带来不小的冲击,成为影响服务业企业成本变动的首要因素。调查结果显示,有39.5%的企业认为用工成本上升快是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这一比重比认为原材料成本上升快是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比重高25.5个百分点。
(三)人才缺乏和管理守旧影响企业收益。调查显示,大部分服务业小微企业项目科技含量低,技术水平欠缺,人才严重匮乏,在市场竞争中缺少核心竞争优势,业务拓展能力有限,盈利空间较小。部分企业管理粗放,一些企业仍保留家族式的管理方法,缺少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缺少规范化的经营办法,加上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涨,企业成本居高不下,严重挤占了企业的收益水平。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各相关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增强服务意识,简化服务流程,营造更加便利的营商环境;要加大专项资金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科研创新投入,引导企业转型升级,创新经营方式,提高企业市场存活能力。服务业小微企业要抓住机遇,练好自身内功,转变观念,紧跟市场发展变化,科学组织生产经营;要加强人才培养,树立依靠创新谋发展的营销理念,强化竞争意识和品牌意识,提高自身应对市场冲击的能力、提高产品竞争力。
-------------------------------------------------
2018年三季度,安阳市共有167家规模以上服务业参与生产经营景气状况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企业盈利与资金使用情况、企业用工情况、相关政策落实情况、评价与预测四个方面。三季度企业生产经营景气状况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安阳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总体经营状况良好,盈利水平保持稳定,企业对未来发展和国内宏观经济形势预期较为乐观,服务业发展动力持续增强。
一、企业总体经营状况良好,盈利水平稳定
三季度企业生产经营景气状况问卷调查显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经营状况良好,对本季度经营状况评价一般的企业占全部调查企业的69%,对本季度经营状况评价为良好的企业占全部调查企业的26%,对本季度经营状况评价为不佳的企业仅占5%。企业盈利水平保持稳定,本季度盈利与上季度持平的企业占63%,增加的占20%,减少的企业占17%。
二、企业发展预期较为乐观
三季度企业生产经营景气状况问卷调查显示,企业对下季度经营预期及国内宏观经济形势预期较为乐观。对下季度企业经营状况预期一般的企业占全部调查企业的65%,呈乐观态度的企业占29%。对下季度国内宏观经济形势预期一般的企业占68%,呈乐观态度的企业占29%。
三、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三季度企业生产经营景气状况问卷调查显示,企业存在“招工难”问题。三季度,随着企业用工需求的增加,企业“招工难”问题依然突出,仍有34%的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招工难”问题。在企业“招工难”的原因中,求职者对薪酬期望过高和符合岗位要求的应聘者减少仍是“招工难”的主要原因。存在“招工难”的企业中,选择这两项原因的企业占比分别为68%和50%。在企业所需人员类型方面,经营管理人员、普通技工(或销售人员、普通服务人员)、高级技工为企业最需缺人才,分别占23%、17%和11%。
-------------------------------------------------
1―8月,三门峡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完成349.7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1%,增速高出全省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居全省各省辖市第5位。其中:8月份三门峡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0.8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6%。
一、市场运行的主要特征
(一)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零售额平稳增长。1―8月,三门峡市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单位)累计实现消费品零售额65.6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1%。其中:批发业实现零售额6.42亿元,增长12.7%;零售业实现零售额53.94亿元,增长16.5%;住宿业实现零售额1.28亿元,增长10.3%;餐饮业实现零售额4.01亿元,增长18.3%。
(二)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销售快速增长。1―8月,三门峡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企业(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销售额29.4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3.4%,限额以上住宿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客房收入528.1万元,同比增长20.4%。从数字看,人们的网上消费热情高涨,增速明显高于实体店的零售增速。
(三)消费热点发生变化,消费结构逐步升级。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除刚性需求商品稳定增长外,居民消费档次也在逐步提升。从1―8月三门峡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类值看,27大类商品类值中有24类保持增长,1类持平。其中涨幅较大的有:家具类增长214.5%;饮料类增长71.2%;通讯器材类增长69%;其他类增长64.1%;煤炭及制品类增长57%;五金、电料类同比增长48.3%;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增长29.5%;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26.4%;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3.4%;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23.2%。
(四)县(市、区)间发展不平衡。前8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于三门峡市平均水平的县(市、区)有开发区、湖滨区、卢氏县,分别增长12.8%、11.6%和11.2%;低于三门峡市平均水平的县(市、区)有灵宝市、义马市、陕州区、渑池县、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分别增长11.0%、11.0%、10.7%、10.3%、8.1%。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受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居民消费行为趋于谨慎。受部分企业开工不足、房价走势不明朗等诸多因素影响,不少居民不敢消费。另外,城乡居民在养老、医疗、教育等方面的预期支出增长过快,就业压力加大,导致居民消费更加趋向谨慎。
(二)经营成本增加,企业经济效益下降。尽管“营改增”给企业带来了一些实惠,企业的税负有所减轻,但商铺租赁价格、人工成本提升,企业经营成本不断增加。二季度我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8.4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2.3%;主营业务成本104.54亿元,同比增长37.9%;营业利润4.45亿元,同比下降7.3%,增速低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速39.6个百分点;利润总额4.50亿元,同比下降7.6%,增幅低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速39.9个百分点。
(三)限上单位占比低,与全省平均水平差距大。1―8月,三门峡市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65.65亿元,占三门峡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8.8%,比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去年1―8月,三门峡市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99.61亿元,占三门峡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31.0%,比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9.6个百分点。从两年的数据对比可以看出,三门峡市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零售额总量及占全社会零售额的比重整体上处于不断萎缩的状态,同时与全省的差距也明显扩大。
三、对策建议
(一)持续扩大居民收入,增强消费信心。一是要采取切实措施,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改善居民消费预期,使居民消费能力能够得到充分释放;二是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覆盖面,增加社会保障项目,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消除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
(二)优化消费供给结构,培育新消费热点。应在确保基本生活必需品货源充足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分析居民的消费需求,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有序培育新的带动力强的消费热点。
(三)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大力发展新消费经济。鼓励企业创新营销模式,积极推动“互联网+”在贸易业、餐饮业、专业市场等领域的应用,开展“网订店取”、“网订店送”等新型配送模式,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本文来源:本文摘编自公开信息,由亿邦开发的自动化新闻写作机器人Ebrun Go整理输出,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错漏欢迎联系run@ebrun.com 沟通处理,如转载,请注明源头,并自负法律责任。】